战地6上手体验:经典回归与全面破坏的战场盛宴

2025-08-05 12:16:31 来源:互联网

就像战地系列一贯震撼的爆炸场面,这一次ea邀请了众多自媒体人、主播以及部分媒体记者,提前体验这款备受期待的大规模军事射击游戏——战地6。外媒wccf携手youtube知名主播stonemountain64与theburntpeanut,深入试玩了战地6(ps5 pro版本)的多人模式,尽管目前仅开放了少量地图和玩法,但其带来的冲击已足够令人振奋。

战地6上手体验

“可控的”战场破坏

在一次面向受邀创作者和媒体的问答环节中,战地6开发团队透露了他们对破坏系统的设计理念:既要呈现混乱激烈的战场感,又要避免彻底失控。虽然寒霜引擎赋予了场景前所未有的可破坏性,但团队更希望这种破坏是“可预测”的。比如,当你用火箭筒轰击一栋公寓楼时,预期是炸开一面墙或制造一个入口,而不是让整栋建筑瞬间坍塌。这种设计或许是EA DICE在硬核玩家与休闲玩家之间寻求平衡的结果——既保留战术价值,又不让地图在开局几分钟内就变得面目全非。

战地6上手体验

全新的移动机制

战地6的移动系统不再局限于地面奔跑。本作引入了一套名为“动觉战斗系统(Kinesthetic Combat System)”的全新机制,极大提升了战斗的流畅度与战术多样性,打破了传统FPS中“冲刺—架枪—蹲点”的单调循环。现在玩家可以拖拽倒地的队友至掩体后进行救治,有效遏制了狙击手“一狙一杀”的无解局面。此外,武器可依托矮墙、路障进行架设,特定配件甚至支持贴墙固定射击。这让我在使用支援兵种搭配轻机枪进行远程压制时,体验到前所未有的稳定输出感。相比战地2042中过于自由的跑动射击,战地6的战术节奏显得更加扎实且富有层次。

枪械操控的真实反馈

在PS5 Pro上使用手柄操作时,我能明显感受到键鼠玩家可能在精准度上占据优势(游戏菜单也证实支持键鼠输入)。自战地:叛逆连队2:越南以来,我一直钟爱医疗兵和支援兵携带的轻机枪,而在本作中,这类武器可通过升级变为半自动步枪,适合中远距离交火。然而,若切换为全自动模式,即便采用点射控制,枪口仍会出现剧烈上跳,导致50码外命中静止目标都极为困难。相比之下,近战环境中高射速的冲锋枪与突击兵的霰弹枪则展现出压倒性威力。不同模式下的TTK(击杀所需时间)差异显著,尤其在紧凑地图中,胜负往往取决于谁先开火,一场交火通常在零点几秒内决出胜负。

动态演化的战场地图

在长达四小时的试玩过程中,我们参与了多场多人对战。手雷与火箭弹几乎覆盖每一寸战场,成片建筑外墙被炸毁,既开辟了新的制高点,也清除了敌方狙击手的藏身之所。在这些充满压迫感的地图中,几乎没有绝对安全的角落;而在更大的山地关卡中,这种危机感更为强烈。除了零星分布的一两层小屋,几乎找不到能抵御坦克主炮的坚固掩体。短短十五分钟的高强度对抗结束后,战场早已千疮百孔,尸横遍野。

战地6上手体验

尽管战地系列以64人大规模混战著称,但本次试玩更侧重于小规模近距离战斗。部分对局仅限16名玩家,在主地图切割出的狭窄区域展开,通常无法使用载具。玩家们长久以来期盼的“闪电战”与“团队死斗”模式也正式回归,以官方形式重现,满足了核心粉丝对经典玩法的怀念。

经典兵种系统重出江湖

战地6最受好评的改动之一,莫过于传统四大职业系统的回归:突击兵、侦察兵、支援兵与工程兵。告别了战地2042中复杂的专家系统,玩家不再需要繁琐解锁就能获得心仪技能。每个兵种需选择主武器、副武器、被动与主动能力,以及投掷物和可部署装备。试玩阶段各兵种自定义选项尚有限,主武器通常只有两到三种,副武器基本为单一手枪。例如,支援兵可部署补给箱,不仅能补充弹药,还能加速队友弹药再生;突击兵则可携带榴弹发射器,发射燃烧或高爆弹头。在狭窄地图中,突击兵堪称最强存在,因其可携带第三件武器,不带霰弹枪几乎等于浪费优势。此时霰弹枪威力惊人,基本一枪毙命,最多两枪解决敌人。若未来公测中能尝试为霰弹枪装配4倍镜并使用独头弹远程狙杀,我定会第一时间体验这一另类玩法。

相关攻略
本周热门攻略
更多